8月6日上午,由北京中农瑞利源主办的“中国好烟叶”田间观摩活动在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付杨村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资优秀经销商、烟叶种植户,大家观摩聚碳肥在烟叶种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现代农业科技助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示范田现场,参会者实地考察了施用中农瑞利源聚碳肥的烟叶长势。无人机掠过烟叶种植区,千亩烟田在盛夏骄阳下铺展成一片起伏的碧浪。尤为醒目的是中农瑞利源示范田——深翠色的烟株行列如军阵般齐整,叶片层层叠叠织就浓密绿毯,近看田块中的烟叶植株健壮、叶片肥厚、色泽鲜亮,拨开烟株底部叶片,可见粗壮的茎秆,直观展现了聚碳肥的卓越效果。
聚碳发明人、北京中农瑞利源农化专家孙立文为参会者讲解聚碳技术,他表示:“聚碳肥的核心在于聚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合成作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该技术不仅能显著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还能在夜间有效抑制光呼吸,促进合成并积累作物必需的碳、氢、氧养分。同时,它提升了作物对土壤中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有效养分的吸收、合成与转化效率,最终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并有助于恢复农产品的原生态品质。
孙立文现场讲解
孙立文
中农瑞利源董事长苏银才现场讲解称:“施用聚碳肥不仅能有效提升烟叶的品质和产量,还具有显著的病害防控作用,为烟农的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苏银才(左)
许昌市平顶山市聚碳肥运营中心领军农业服务公司总经理张领军在现场强调:“本次观摩会旨在让大家亲证聚碳肥在烟田中的显著成效,还希望通过这样的实地展示,将聚碳技术精准推向全国更多亟待提质增效的种植户手中——让好肥种出好烟叶,让好技术带来好收益!”
此次观摩示范田种植户吴强表示:“我的45亩烟田,从底肥到追肥全部用的中农瑞利源的聚碳肥,和前几年没有施用聚碳肥相比,产量和品质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每年都增产!”
吴强分享种植经验
观摩田施肥方案
来自河北的种植户吴师傅在现场分享了他施用聚碳肥的种植经验。他表示:“我种植了30多亩烟叶,未使用聚碳肥的对照组出现了严重的死苗烂根现象,而施用聚碳肥后,烟叶长势健康旺盛。”更令人惊喜的是,吴师傅今年还将聚碳肥技术应用到红薯种植上,实现了每亩增产8000至10000斤,相比普通施肥至少增产3000斤,效果极为显著。
吴师傅
随着观摩田的烟叶在盛夏骄阳下舒展生机,这场聚碳肥的田间观摩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农瑞利源董事长苏银才表示,公司将以科技之力叩响丰收之门,为中国烟叶种植助力加油。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绿色农科前沿,助力亿万农户踏上共同富裕征程。
左起:陈国福 王军
原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李士忠、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陈国福、中国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研究员王道龙,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中微肥及新特肥分会秘书长王军等行业专家领导及媒体代表约23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活动。
观摩团合照
中微肥及新特肥分会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11月14日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全国性组织,由中央社会工作部主管。中微肥及新特肥分会是由中微量元素及新特肥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流通、施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自律性的行业组织。分会以“共建一个'家’-- 同享、同赢、同发展”为理念,以实现“政、产、学、研、用、资、媒”等跨行业多层面战略合作、互联互通,以协作创新为己任,以服务会员为中心,搭建国内外中微量元素肥及新特肥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相关推荐